Quantcast
Channel: 深度報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建築節能在台灣】看不到宏觀規劃 民間:內政部、營建署應負起責任

$
0
0
今夏電力吃緊,經濟部祭出多項節能措施,不過,節能只能靠換燈跟關冷氣?環保團體要求掌管建築物的內政部應從建築物管理著手,減少從建築物縫隙間流失的冷氣、及因隔熱與通風不好而須多耗用的空調。 雖然營建署回應,現行已經有新建物強制性節能的法規,但是環團指出,新建築節能法規與綠建築獎勵只針對少部分建物,營建署應提出更全面的管制目標與獎勵措施,讓社會看到建築節能的政策方向。 夏日尖峰用電來自住商 建築耗能關鍵角色 今夏用電吃緊,行政院祭出下午一點至三點公務機關強制關冷氣的記憶猶新。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批,這是錯誤的能源教育。政府未能提早從建築改善下手,減少耗能,以關冷氣的方式要求共體時艱,只會留下「節能就是不舒服」的印象。 洪申翰說,如果政府能提早意識到夏天的能源問題,提早改善建物的隔熱與通風,就可以減少耗能,這才是節能的「前瞻基礎」建設。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認為,夏天最緊迫的尖峰用電,五成都來自住商。而分析住商用電的使用占比,夏天41%的住商用電用於空調,到了非夏天,占比馬上降到6%。由此可知,台灣建築的通風與隔熱很差,造成耗電量大增。 蔡卉荀說,建築節能的管制分二部分。經濟部能源局推動的節能,只能管到內部的照明、家電、跟民眾用電行為,但建築物本身的設計與改善則須要內政部營建署加以管制。 只能管新建築跟綠建築? 民間批:範圍太狹隘 對於國內建築節能的管制,...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