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歲末迎新之時,大家都開始邀約親朋好友歡度新年,也在此時回顧今年生命中的重要時刻。而與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島上的動物們,今年又過得如何呢?環境資訊中心試著從數據統計資料帶著大家回顧2017年動物的處境。 在人口稠密的台灣,人類的活動範圍時常與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重疊,而兩方的衝突事件時有耳聞, 前篇文章 我們透過整理近年相關新聞報導,試圖描繪出事件輪廓,而此篇文章則聚焦在2017年動物救傷此一主題。在蒐集相關資料過程,發現因實務上諸多限制,以致各地野生物救傷單位甚難詳細記錄病例,目前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資料最為完整。故本篇將以特生中心資料為主,佐以農委會特生中心副研究員、野生動物急救站獸醫師詹芳澤訪問,初步勾勒野生動物救傷事件輪廓。 本篇將以2017年截至11月23日為止,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紀錄的593筆資料為基礎進行討論。嚴格來說,這593筆資料由各單位或民眾將野生物送到急救站的紀錄,不能統稱野生物受傷的病例資料。主要是因為大眾將野生物送到急救站的情況,包括了誤闖人類生活場域、民眾誤送以為它受傷但實際上是健康的野生物等各種狀況。故本篇將以案例而非病例稱呼,來討論這些資料。 若初步檢視這些資料,發現野生物受傷案例最多的縣市為特生中心所在地南投縣,共有332起案例,其次為鄰近的彰化縣共94起案例。再來為苗栗縣33起、台南市20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