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深度報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沒有廁所的大廈──日本核廢燃料棒處理概況

$
0
0
說到日本的核廢燃料棒問題,媒體常常使用「 沒有廁所的大廈 」一詞來形容其中的窘境。目前日本累積的核廢燃料已達儲存容量的75%(下圖),尋找新的去處迫不及待。而儘管政府宣稱再處理可以相當程度地縮減儲存問題,實際上卻屢屢挫敗。 台灣與日本、韓國都在太平地震帶上,日本已經發生福島核災,而且4號機的燃料池失水事故,造成全世界核能界的驚恐,台灣非但不顧福島的前車之鑑,核一廠、核二廠在已屆除役前,把燃料池、反應爐所有可以插用過核燃料的地方「插滿插好」,準備一路玩到掛。反觀日本在儲存容量到達75%的情況下,就已經要準備下車了。 以下就日本核廢燃料的現況、風險,與解決方案的可行性,為讀者做個介紹,同時給有類似困境的台灣參考。 據日本經產省資源能源廳2019年 資料 ,日本目前存有的核廢燃料多達18000噸,儲存容量為24000噸,還能夠儲存的空間約剩25%。而以一年1000噸的 增加 速度來看,不出數年,其所存放的核廢燃料池,有部分便會放滿,也就是日文漢字所謂的「滿杯」狀態。 核廢燃料池就算不至於「滿杯」,擁擠地存放也會增加風險。由於核燃料棒在使用過後會不斷 放出餘熱 ,一旦起火燃燒,會釋放大量輻射。因此需要放到核廢燃料池冷卻數年。 而儲存方式越密集,失去冷卻時上升的溫度就越快(參考上圖)。核工專家Arnie Gundersen曾 解釋 , 日本 把剛用過的核廢燃料棒放一起,會加快升溫速度,...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