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深度報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周桂田:斷開碳鎖定的鎖鏈!面對國際競爭,減碳才有活路

$
0
0
2019年10月底,重量級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最新研究指出,如果不積極減碳,2050年的台灣將有200萬人面臨高度淹水風險!但我國減碳政策始終成效不彰,進度條卡卡。中研院社會所執行「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台灣大學風險中心總計畫主持人周桂田教授從「碳鎖定效應(carbon lock-in)」理論出發,批判台灣的能源政策仍鎖定在高碳社會型態,阻礙再生能源發展,難以達成政府的減碳目標,更拖垮經濟創新與國際競爭力。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碳鎖定,鎖什麼? 「不蓋電廠,台灣就會缺電!」「再生能源不可能取代化石燃料。」每個社會在轉型或創新時,總會遇到一些積習發作、阻礙進步,像是舊有能源技術、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等等,將整個社會重重「鎖定」在過去的模式,動彈不得。 以電力系統的轉型為例,如果整個社會堅持傳統化石能源發電型態,即使再生能源成本持續下降,也很難取代高碳的化石能源。再加上,利益相關的個人與社群往往會鞏固現存體制,抗拒改變現狀,這樣的現象稱為 碳鎖定 (carbon lock-in)效應。 發現了!碳鎖定效應 碳鎖定的徵兆很難察覺,但藉由 英國經濟諮詢協會 (Economic Consulting Associates, ECA )所編製的碳鎖定檢核表,可以瞧出一些端倪。 拿興建火力發電廠來說,投資成本高、營運成本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