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深度報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卯澳轉型新契機——體現台灣海洋國家文化的吳家樓仔厝

$
0
0
文化資產的保存,尤其是私產,如果缺少政府的溝通協調、說明補償辦法,或者屋主本身的意願不足、產權陷入紛爭等,都容易變成守護者與所有權人間的拉扯較勁。日前,東北角卯澳的百年石頭屋——吳家樓仔厝,在所有權人主動整合產權之下,向新北市政府申請「古蹟」文化資產身份,期許未來將家產貢獻為公益使用,相當特殊。 屋主楊林瑞表示,他希望藉由政府的力量修復原貌,做為在地漁業文化的展示空間之用,協助帶動卯澳的地方創生。 僅剩10間的東北角百年石頭厝 東北角一帶,因強烈的東北季風、夏天常有的強颱,先民在海邊聚落構築了適地性的建築——石頭厝,即是就地取材的發明,成了東北角的特色建築。其中,卯澳聚落在1980年代,至少尚存30多棟的石頭屋,多年來,經歷人口外移、部份土地被財團收購,至今所剩無幾,到了2012年,新北市農業局調查29間石頭厝,僅10間狀況良好。這10間也因為沒有文資身分,岌岌可危。 在所有的石頭厝中,最有名即為吳家樓仔厝。這棟兩層樓建築,相傳是日治時期經營鰹魚場的吳永賜興建,約有140年歷史,興建時間接近清末。 建築物的一面山牆上,有太陽圖騰,全台僅有,具文化研究價值,推估是卯澳還保留很多平埔族融合漢人的習俗,而太陽圖騰可能是受到平埔族自然崇拜信仰影響;兩層以上的百年石頭屋,在台灣亦非常罕見,非一般人有能力、財力興建,沿海類型的石頭屋目前也僅知此棟。   把童年的記憶蓋回來,做漁業歷史博物館...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