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電業法》修正隨著修法說明會、員工抗議、民間團體意見分歧而推上火線。這其中爭議最大也是最敏感的焦點就是:修正後電價是否會上揚?產、官、學界與民間都提出不同的解讀。 巴黎協定生效 跨國公司有買綠電壓力 經濟部能源局主秘李君禮認為,未來電價會變動,但變動的主因是燃料成本,而不是「修法」造成。修法後,現有的電價公式機制仍會存在,政府也計畫設電價平準基金以穩定民生基本用電。 對於民間盛傳,修法後會優先開放大企業可有「購電選擇權」,大企業當然會先去搶便宜的煤電,貴的綠電則會留給社會大眾。對此,李君禮提出新觀點。他表示,現在國內有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國際間簽署的 巴黎協定即將在11月生效 ,國內外大廠都必須想方設法降低碳排,它們有購買綠電的壓力,反而是貴的綠電會先被搶走。 電業法修正後,電價會漲嗎?製圖:詹嘉紋。素材來源: Designed by Freepik 開放競爭 讓電價下跌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京明認為,電業自由化後,開放市場競爭加上效率提升,價格一定會下降。在這之中,台電一定要拆分,不然一家獨大,就容易控制市場價格;但台電拆分後,整體經營的效益也會下降。一降一升之間,電價最後會下降還是上漲仍是未知。王京明認為,關鍵在「制度設計」。如果能走入批發競爭、零售競爭、對所有用戶都開放購電選擇權,將來電價一定會下跌。 中華經濟研究院王京明研究員認為,電業自由化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