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群馬縣避難到神戶的媽媽佐藤美香,在地震發生後的3年間,帶着孩子到海外避難;之後和孩子一道回國,今年春天,又帶着念中學的女兒再次避難到兵庫縣。儘管這對佐藤家的經濟造成很大的負擔,她又為何非得避難不可呢?請聽她的故事(中文字幕影片)。 談起311後家裡遭遇的巨變,佐藤媽媽說:「是在地震發生後的黃金週(5月初的公眾假期)開始的。當時我的女兒上小學不久,黃金週時突然發燒,身體很不舒服,只能躺在床上。」醫生跟她說:「或許嘗試離開這裡,看看妳女兒會不會好起來。」佐藤又剛好聽到廣播,巿長在公佈巿內小學校舍的輻射水準,「女兒學校的輻射水準,達到進位級的差距。」 關於群馬縣的污染情形,佐藤媽媽說,她參與縣內的土壤輻射測量,結果自家的放射性銫水平是1500Bq/kg;這樣的數值,已超過(日本法律規定的) 放射線管制區數值 (615Bq/Kq)。 民間調查顯示 ,群馬多有高輻射污染的土壤。 要補充的是,影響核污染範圍、程度的因素很多,雖然大體上以距離、風向與地形來區分,但還有其他變因,像是核食所導致的內部被曝,有 民間測定所表示 ,即便是住在沖繩的人,也會因為對核食不加注意,而累積體內被曝;或者即便在東京,都曾 檢出高達24萬貝克/公斤(超標2400倍)的放射性物質 。位在相對遠處的人,也有可能遭遇到嚴重輻射被曝。 佐藤媽媽到夏威夷州毛伊島生活後,女兒奇跡式地回復健康,連她自己也覺得難以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