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超限利用的高麗菜地、還農於林,雖然吃力不討好,卻能創造森林生態系服務功能,將森林惠益回饋大眾。只是過程既艱辛又漫長,種苗培育更是大學問。幾年前為了雲杉育苗讓專家絞盡腦汁。這使得當時剛上任的林務局東勢林管處長李炎壽大感不解,親自動手育雲杉。本文即專訪現任南投林管處長李炎壽,分享突破育苗技術,讓上萬棵雲杉收回劣化菜地的故事。 位於信義鄉、海拔1500公尺的人倫苗圃,四周是罕有人煙的國有林,寧靜的秋日早晨,群鳥鳴唱得婉轉。為瞭解雲杉育苗過程,記者跟著李炎壽實地走訪苗圃,只見工作人員拿著鏟子拌土,或將拌好的土裝進育苗盆裡,再將雲杉幼苗移植其中。 這些幼苗的種子採自40公尺高以上的母樹,經過處理播種,如今已能換床移植。「雲杉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區,海拔上達2800公尺。人倫苗圃約1500公尺,只要陽光充足,很適合雲杉育苗。」李炎壽說,雲杉是極陽性樹種,不像扁柏幼年期只適合50~60%透光度、或像紅檜僅能60~70%,雲杉幾乎不需遮蔭。 李炎壽拔出其中一棵小苗,指著根系下,顏色較淡、呈黃褐色的土壤,菌根菌的作用一目了然。「兩年半的雲杉長得這麼漂亮!很不容易。」2016年12月播種的這批雲杉,已經撫育兩年,翠綠的植株展現旺盛的生命力。 親手育雲杉 證明上帝無罪 雲杉是主要的劣化地造林樹種,過去為了大量繁殖雲杉苗木,林務局曾請東勢處、南投處、以及另外委託台大實驗林,共三個單位領種子育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