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 上篇 )近年來全球各地陸續傳出天燈衍伸的環境危害,英國動保團體曾公開 一張草鴞被天燈纏住的照片 震驚各界;今年初,德國發生因天燈落到克里菲德市(Krefeld)動物園內而引發大火,導致 超過30隻動物慘遭活活燒死 。台灣則因天燈落入森林、河川成為垃圾,許多民眾揚言抵制拒放,不過天燈做為獨特的百年傳統,觀光發展與環境保護如何兼顧?《環境資訊中心》記者實際到平溪走一遭,見證永續天燈第一次的華麗登場,以及天燈節上觀光與環保的不斷對話。 撿回天上的願望 天燈紙換衛生紙 骨架一個賣9元 2020新北市平溪天燈節的隔天,20幾位民眾來到平溪淨山。當天受到天氣影響,沒辦法走進山區。帶導覽的白老師說,每年天燈節後都有淨山的活動,但天燈一年四季都在飛。 「暑假也會不定期的揪團淨山撿天燈,附近的孝子山、國旗嶺都會有天燈的殘骸。」他說,不只是熱心民眾,在地居民也都搶著撿,平坦路上好撿的天燈幾乎都已經被撿完。 走在路上,沿途許多居民也在撿拾天燈。一位80歲的老翁肩上扛著十來個天燈架,他說,天燈架收回去以後刷一刷、擦一擦,「一個可以賣給店家9元。」那天他撿了一個上午,大約撿了15個。 一位穿梭在樹林間的撿燈阿嬤也說,他一天平均撿10個,「最多也有一天撿超過100個,不過我主要是撿框仔,天燈紙比較不值錢,弄濕了又重。」他撿燈撿了十年了。他說,價錢有比較好,村子裡的老人幾乎都有在撿。 天燈紙的淡旺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