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深度報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烏特列支能源城市對話幕後訣竅大公開(下)活動三心法:邊做邊學、善用技巧、破除行政慣性

$
0
0
每輪小組討論後由參加者輪番發表成果,手持麥克風為總主持人史邦斯。圖片來源:烏特列支市政府。 分組討論,邊做邊學 (續上篇) 要165位市民犧牲三個週六的寶貴休息時間,每天早上10點到下午4點乖乖地和公務員、能源專家和其他人一起討論能源計畫,不能只靠「拜乖乖」,或死板地照表操課。關鍵在於邊做邊學 (learning by doing)。 「這是城市對話很重要的一個步驟。」烏特列支城市能源對話「製作人」拉斯·司喬托(Lars Schotel)解釋:「三天活動中,我們不僅讓民眾針對議題討論,也讓他們學習這些議題的相關知識,以及別人是怎麼討論這些議題的。從第一天就開始,包括市政府、副市長和所有參與者都要學習。」第一天活動的目的,是讓所有人替城市的能源轉型「做夢」、一起想像,讓大家了解,什麼是他們認為烏特列支達成「碳中和」願景所需要的,第二天再用這些夢來制定計畫,第三天釐清計畫內容。雖然三天活動的重點不同,但都運用了分組討論及全體討論的形式。 史邦斯解釋分組設計原則:參加者被分到小組時,桌上都會有清晰的任務指引,比如得在45分鐘內討論哪個題目。參加者也會獲得流程指示:首先讓成員們自我介紹,然後分配四個角色 (帶領討論者、記錄、時間管理、發表者);接著每個人在紙上寫下自己對問題的答案,幾個字或幾句話都行,完成後大聲地念給彼此聽,之後才開始討論。這麼做能保障每個人、每種聲音都有發言空間,...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