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業開放為哪樁? 能源局:把買電自由還給全民
前言:《電業法》修正案正加速進行中,此一攸關全民用電的重要法令,21年來送立法院審議六次均無疾而終。這次在草案未送入行政院時,各界就大力表態,期待與批評聲浪四起,原因在於——政府力拼《電業法》修正的態度,這次不一樣。 新《電業法》將引領國內電力改革,切割過去獨攬發電、輸配電、售電、三大業務於一身的台電,並引入民間發電業與售電業,值得所有國民高度關注。...
View Article【追蹤福島核災】那須希望之砦——日本民間輻射檢測有Know-how
因牽涉日本食品輻射污染問題,政府先後舉辦「日本食品輸台公聽會」,爭議不斷。日前也有台灣民間團體赴日了解,其中,也被拜訪到民間檢驗單位「那須希望之砦(讀音同寨)」。 該單位揭露過不少令人側目的數據,像是超過日本中央政府標準4倍以上的栃木縣產山菜樣本(2016年4月)、超標2倍以上的福島縣產多汁乳菇樣本(2016年8月),及多個每公斤數萬貝克以上的栃木縣土壤樣本。...
View Article【2016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核工業復興無望 不敵全球再生能源發展
編按:今年適逢車諾比核災30週年與福島核災五週年,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特地譯介〈2016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全文,指出核工業持續萎縮、逐步淘汰的國際趨勢,本報獲邀轉載,同步刊登。 核電經濟:崩解中的核電集團? 風波中的核電業: 很多傳統的核能和化石燃料的廠商均面對不少問題,包括電力價格暴跌、客戶群萎縮、電力消費減少、高負債、電廠老化導致生產成本上升,以及再生能源帶來的激烈競爭。 〈2016...
View Article【追蹤福島核災】官民不同調──日本核食相關資訊注意事項
作者的話:這篇是我最近發表在民報的 「台灣抗議核食沒什麼 日本有意見的才多」 的精確文字版,民報版為求好讀,附證的方式不同,內容也有一部份不同,特別是文末註釋、 災民阿部憲一的短文 ,值得一看。 有鑑於日本輻射污染食物輸台的風險,近期不少民間團體紛紛表達關切,例如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與主婦聯盟 新聞稿寫道...
View Article【你來報報】寶特瓶回收狀況佳 竟無法循環利用
石油製造的產品千變萬化,能夠根據需求生產出不同材質的塑膠。飲料杯、寶特瓶、塑膠袋、水管等等,便宜又方便的塑膠製品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從而導致台灣每年製造的塑膠垃圾,相當驚人。根據環保署公布的資料,2015年台灣人的垃圾中,塑膠就占了15%。這些塑膠製品,要超過500年才能分解,已經成為環境的隱憂。...
View Article【追蹤福島核災】不忍迫遷 日本數十地方議會聲援福島災民
2011年福島核災後,有數萬災民受福島縣府補助、避難在外,但補助至2017年4月就要停止,這些災民懼於輻射污染不願返回,發起 〈核電被害者救濟全國運動〉 ,不但獲得 50萬筆以上連署 ,還有千葉、東京、靜岡、京都、神奈川、山形、福島、北海道「其下」 數十個地方議會的聲援 (參見下圖),且北海道、沖繩等九個都道縣政府決定,有別於福島縣, 獨自延長避難補助 。...
View Article【追蹤福島核災】「正因為被歧視,所以反歧視」 福島率先推動同志具體施政
「正因為被歧視、所以反歧視」對於 日本福島縣創全國首例 ,具體推動同志友善施政,在地同運人士如此評價;福島核災後,日本社會發生許多對於災民的歧視;而2017年1月底,福島縣府以地方政府基本計畫的高度,推動促進社會理解同志的具體施政,成為同志友善的先進縣市。...
View Article【追蹤福島核災】張國榮金曲原唱 以「絕世美女」反原發
在2017年日本 「敢言藝人排行榜」 上,吉川晃司(Kōji Kikkawa)以批判安倍政權與反核(日文漢字為「反原發」)排行第四,他在311時到災區擔任志工,開辦賑災音樂會,捐出6億日圓,並寫下多首反核歌曲,為此失去廣告合約也無所謂,誓言「絕對不因金錢與權力而封口。」...
View Article【追蹤福島核災】韓核工學者:韓若核災 殃及西日本大半
據 今年3月朝日新聞 報導,韓國核工學者姜政敏 (見圖) 預測,若韓國核電密集地區發生核災,不但韓國會有大片土地淪為避難區域,上千萬人無家可歸,且因為風向,一海之隔的日本損害將會更大,西日本大半都會遭殃 (見圖) 。 姜政敏博士預測的背景,是位於釜山市沿海的 古里核電廠...
View Article【追蹤福島核災】22年前就有的教訓——福島森林大火之雙重困境與輻射爭議
福島縣浪江町於4月底發生森林大火, 大火延燒12天 ,燒毀面積達75公頃,是該縣有紀錄以來滅火時間最長的一次(上一次為三天)、1998年以來面積最大的一次;由於位於高輻射區,增加了滅火難度,引發輻射擴散的爭議,以及對於車諾比森林火災經驗的比較。 高輻射增加救火困難 4月29日,因高輻射線量、被列為「返鄉困難地區」的浪江町十萬山,發生森林火災,當時面積廣達7萬平方公尺,福島縣...
View Article烏特列支能源城市對話幕後訣竅大公開(上)籌備三重點:吸引參加、安心討論、賦予責任
城市對話的秘訣,就在於具有「生產性」(generative)的問題!不只是鼓勵人們回答,還要能激起人們一連串的思考,而且想要跟別人討論這些想法。 烏特列支能源對話製作人拉斯·司喬托(圖片來源: publiekdomein) 拉斯·司喬托 (Lars Schotel) 和艾瑞克·史邦斯 (Eric Spaans) 兩人有不少共同點:都是 2015年烏特列支能源城市對話...
View Article烏特列支能源城市對話幕後訣竅大公開(下)活動三心法:邊做邊學、善用技巧、破除行政慣性
每輪小組討論後由參加者輪番發表成果,手持麥克風為總主持人史邦斯。圖片來源:烏特列支市政府。 分組討論,邊做邊學 (續上篇) 要165位市民犧牲三個週六的寶貴休息時間,每天早上10點到下午4點乖乖地和公務員、能源專家和其他人一起討論能源計畫,不能只靠「拜乖乖」,或死板地照表操課。關鍵在於邊做邊學 (learning by doing)。...
View Article【追蹤福島核災】小孩、粗工、弱者、窮人——311關東避難者的故事
「Go West, Come West!!! 3.11關東避難者」活動留影。圖片來源:Go West, Come West!官網。 「就我對朋友、認識的人的觀察,311健康受害,會複合生活上的弱點,交互作用而發生,也就是說,被曝疾病,在身體弱的人、戶外工作的粗工、沒有辦法選澤食物的窮人等這些人身上,陸續出現被害案例。」── 關東避難者園良太 。 女兒的病一移居就好轉...
View Article【追蹤福島核災】東京各區輻射調查 烏龍派出所所在區最高
位於葛飾區,漫畫「烏龍派出所」主角的塑像(WIKI)。 去年初 日本公民團體發表 東京土壤輻射檢測結果(調查期間為2014-5年),檢測49處有32處大幅超過 核廢棄物標準 ,從媒體揭露的主要超標測點看,因動畫「烏龍派出所」聞名的葛飾區,平均明顯高出他區,測點最高超出核廢棄物標準5倍餘,依法應在處理之後,放在堅固的水泥建體裡。當時公民團體要求,政府應儘快除污。...
View Article【資料新聞】六張圖表讓你了解化石燃料補貼與投資現況
在討論能源轉型時,我們常常說再生能源太貴、成本太高,卻很少人想到現狀下政府對於化石燃料的補貼恐怕花出更多代價。究竟台灣的化石燃料補貼情況在國際間算多還是少呢?底下幾張圖表或許可以讓大家更易了解。 圖一、2015年歐美國家與東亞國家之政府對化石燃料人均補貼比較(單位:美金) 資料來源:國際貨幣基金會(2015) 各國化石燃料稅後補貼金額比較...
View Article為風留下廊道 讓都市退燒 現在不做就來不及了
都市愈來愈熱,大家都有感;熱島效應,大家也朗朗上口,但想讓都市降溫,卻是個大工程。綠化、透水、隔熱、減少能耗、車輛排熱削減都可以減緩熱島效應。減緩熱島效應的措施,經常也具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效果;現在,都市規劃者想用更積極的方法,在擁擠的都市空間中,為風留下廊道,讓風把熱帶走。...
View Article與美國劃清界線 「G19」成功守住巴黎協定
由於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並企圖「離間」其他減碳承諾較少的國家,今年於德國漢堡舉行的G20會議上,氣候行動共識一度岌岌可危。 幸好,20國中仍有19國的領袖重申,氣候變遷行動沒有回頭路,並在 G20宣言 指出:「我們重申實現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的重要性,提供金援等工具,依照巴黎協定協助開發中國家緩減和適應氣候變遷。」...
View Article【追蹤福島核災】核食污染破紀錄 官方管理現疏忽
據東京電力7月發佈 資料 ,從福島第一核電廠20公里內海灣所捕捉的黑鯛身上,據公民記者政野淳子調查測出 到目前為止最高劑量的鍶90 (見下圖)。 東京電力表示,假定吃下這條黑鯛200公克,也只等於一次X光1/160的輻射劑量;只是,吃下核食是身體內部不斷受到(人工核種)輻射曝照,和X光的外部被曝不同。 黑鯛(クロダイ)。來源:維基。...
View Article【國際植物園保育大會】台灣908種植物受威脅 拚55%保種率迎上國際水準
4年一度的國際植物園保育聯盟大會,6月25~30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首度公布全球受威脅植物的保種達成率38%,距離「2020年全球植物保育戰略」將目標訂為75%,還有一段遙遠距離;而台灣22.69%低於平均值。...
View Article【國際植物園保育大會】草本、灌木受忽略 台灣植物園保種任務亟待凸顯
正當農委會積極重現台北植物園腊葉館百年風華之際,植物園保種的任務仍未受到台灣社會足夠的認知與重視。面對全球保種率目標75%、預估2020年實際可達平均值50%,台灣身為全球植物園聯盟一員,未來表現能不能迎頭趕上國際水平?保種是一場與時間的爭戰,而「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至今仍審議中。...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