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開春,苗栗、南投便陸續傳出5起石虎路殺消息。隱藏於石虎死亡訊息之下的,是因一件件大型土地開發案所致的棲地流失問題。經過比對,近10年苗栗已有13起大型開發案落在石虎重要棲地上。當石虎家園無以為繼,人類究竟要選擇看似繁錦的經濟前景、還是一片能與石虎共存的淨土? 1月19日,公路總局找來林務局特生中心,一起到西濱公路及台13線幾處路殺的地點現勘,研究如何讓石虎安全穿越道路。 路殺頻傳,石虎為什麼堅持要過馬路? 是什麼原因,讓石虎即使被護欄阻擋視線、還是堅持要過馬路?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育秀認為,除了民眾通報意識增加外,更可能的原因,是石虎的棲地遭受破壞。 林育秀說,一隻石虎所需的活動範圍超過200公頃,當原有家園消失,為了覓食或尋找新地盤,就會被迫穿越馬路,造成路殺機率大增。 讓石虎滅絕的巨大冰山裡,路殺,僅是因畫面過於震撼而露出海面的一角。學者多認為,真正的危機,仍是來自於人為開發造成的棲地破壞。 瀕絕石虎族群僅存在這3個縣市 做為台灣僅存的原生貓科動物,瀕臨絕種的石虎,目前只在苗栗、台中及南投3縣市有完整族群分布。根據屏科大教授裴家騏研究,全台近500隻的石虎,過半數棲息於苗栗縣境內,其中又以通霄、苑裡、三義、銅鑼及卓蘭等鄉鎮密度最高;南投、台中則分別只有150及100隻不到。 2016年林務局委託學者進行「重要石虎棲地保育評析」研究,綜合分析石虎出現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