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電力調度大解析 從「中電北送」到「99%用電時間靠外援」說起
因「中電北送」議題而備受注目的台中火力發電廠,日前因放流水超標遭到重罰,1至4號機12日起自主減產50%。最新(4/14-4/20) 區域電力分析資料 顯示,電力調度出現逆轉,原本有餘電外送的中部,不僅沒有「中電中用」、甚至在上週變成 99%用電時間靠外援 。...
View Article石虎在亞洲其他國家活得好好的,為什麼在台灣卻瀕臨絕種?
生活在台灣的石虎,是亞洲少數陷入生存危機的族群,主要原因是棲地流失過快、環境用藥過多、以及因偷吃雞而遭農民誘捕。學者預估,若現狀持續惡化,最快20年後,台灣可能就看不到石虎。 在曾追蹤雲豹13年、最終判斷雲豹已在台滅絕的野聲生態環境顧問公司負責人姜博仁眼裡,今日的石虎,正逐漸步上雲豹後塵。 台灣曾經到處都看得到石虎...
View Article石虎大逃殺!全台剩不到500隻,苗栗13起開發案鏟平石虎最後淨土
2019年一開春,苗栗、南投便陸續傳出5起石虎路殺消息。隱藏於石虎死亡訊息之下的,是因一件件大型土地開發案所致的棲地流失問題。經過比對,近10年苗栗已有13起大型開發案落在石虎重要棲地上。當石虎家園無以為繼,人類究竟要選擇看似繁錦的經濟前景、還是一片能與石虎共存的淨土? 1月19日,公路總局找來林務局特生中心,一起到西濱公路及台13線幾處路殺的地點現勘,研究如何讓石虎安全穿越道路。...
View Article【中譯】生物多樣性如何補破網? 聯合國給決策者的摘要
全球生態保育敲響警鐘,有史以來最全面性、相關領域第一份的跨政府報告已在本月初出爐。以下呈現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所翻譯整理、出自聯合國機構(IPBES)的「全球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評估報告」《the Global Assessment of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決策者摘要(Summary for Policymakers,SPM)內容: A....
View Article環評修法解開20年封印 地熱發電十幾案蓄勢待發
台灣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但從清水地熱發電1993年關廠以來,就陷入長期停滯。地熱鑽探、研究、開發雖聞樓梯響,卻不見成功案例。這一點,從2018年開始改變。 2018年台東知本泓泉溫泉渡假村以30瓩成為近年來成功地熱併網的首例。清水地熱重新出發也有成果,結元公司300瓩、產學合作的200瓩都已發電且完成併網。宜蘭土場、綠島等地都已經在鑽井階段,預計明年百萬瓦(MW)等級的地熱就會進入商轉階段。...
View Article權威機構 EWG 2019防曬指南出爐:多數產品仍在使用劣質成分
自 2007 年以來,美國環境工作組織(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 EWG)透過年度「防曬指南」揭露哪些防曬產品 1 其實無法有效且安全地保護人們免受日曬的傷害,並進一步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產品選擇。同時,EWG 也致力於推動防曬產品法規的改善,敦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制定更嚴格的標準,以保護公眾健康。 更好的防曬產品不停問世,但多數產品仍在使用劣質成分...
View Article不只為石虎 讓淺山動物平安過馬路 車感警示+AI聲光緩速器登場
隨著石虎保育議題升溫,石虎一隻都不能少的呼聲受到行政部門高度關注。不但行政院長蘇貞昌前往苗栗通霄參訪石虎田,隨後指示全面執行友善道路工程,減少石虎路殺事件。...
View Article帶領蛙調20年 專訪「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懿如
集合全台數百名蛙類調查志工組成的「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6月2日在嘉義大學正式成立,並推選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楊懿如為首任理事長。楊懿如是蛙類專家,從求學到任教,始終心繫台灣蛙類的生態研究和保育,素有「青蛙公主」稱號,20年來總共帶領600多位志工在全台進行蛙類調查。...
View Article台灣蛙調20年 見證公民科學成長軌跡
全台有36種原生蛙類分佈各地,如何得知牠們族群消長現況?就靠600多位分布全台的志工。台灣蛙調將近20年歷史,無論人力、努力量都逐步穩定,蛙調資料也成為重要的保育依據,近日志工們更成立協會繼續推動蛙類研究保育工作。這段歷史可說是台灣公民科學的成長史,要了解台灣公民科學的歷史,蛙調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以蛙調展開公民科學之旅...
View Article內用限塑吸管7/1上路 連鎖速食店、百貨公司作法比一比
環保署「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自7月1日起實施,公部門、學校、百貨公司、連鎖速食店四大場所,內用不得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 面對新規上路,業者皆全力配合,本報整理麥當勞、肯德基、摩斯漢堡與頂呱呱等四大速食業者及百貨龍頭新光三越集團的因應措施。 麥當勞最早實施 4/22起逐步改用就口杯蓋 九成消費者買單...
View Article大屯火山群不可怕,可怕來自不懂它 — 專訪林正洪
2019年5月27日,在大屯火山群觀測研究成果記者會上,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林正洪與研究團隊經過長期監測,認定大屯火山群及龜山島為活火山。消息一出,因大屯火山群緊鄰大台北地區,噴發是否會影響民眾安全引發熱議。但科學上如何證明大屯火山群是活火山?火山噴發會造成哪些災害?應該如何監測和預防?本文專訪林正洪研究員,一一來破解。 先來瞧瞧大屯火山群的範圍有多大! 大屯火山群...
View Article結合史蹟與自然生態 霞喀羅深度生態旅遊 逐步開展中
霞喀羅古道,以著台灣第一條國家步道的光環,在2003年首度整修完成時,迎來了第一波絡繹於途的朝聖人潮。後因2004年開始接續遭逢颱風肆虐,造成道路崩塌中斷、部分路段艱困難行而致數度沉寂。經林務局新竹林管處整修,終於在2018年底全線開放通行,同時開啟古道周邊部落的生態旅遊培力計畫,加上2019年3月發行了徐如林撰述的《霞喀羅古道-楓火與綠金的故事》;霞喀羅將再次以古道史蹟結合自然生態與壯麗景觀的優勢...
View Article西部復礦惹爭議 關西小旅行看見採礦外的選擇
目送火車轟隆隆經過直到最後一列車廂消失,是不少人共同的回憶,但對不少關西人來說,仰頭目送纜車道上滿載礦石的車斗,才是記憶中的兒時光景。「每次開台三線,小朋友一定要求看纜車經過。」關西鄉土文化協會理事長繆美琴說道。 這條纜車走了十多年,採礦跟關西也緊密相連,但這當中卻有一份恐懼蟄伏在居民心中,近年隨著「西部復礦」議題而擴散,部分居民決定挺身而出,宣告不想再與礦為鄰。...
View Article塞車、誤點、沒車位? MaaS幫你打點交通大小事
編按:根據國際能源署統計,交通占全世界能源消耗28%,相關碳排放占全球23%。其中交通能源40%集中在都市。聯合國統計2050年全球2/3人口居住在城市,世界銀行估計街道上的車輛會增加兩倍。近年世界交通創新發展快速,是否有助減緩氣候變遷?能否改善城市交通?【交通創新救地球】系列報導嘗試找出答案。...
View Article打破民眾交通慣性 MaaS是拯救環境英雄?
編按:根據國際能源署統計,交通占全世界能源消耗28%,相關碳排放占全球23%。其中交通能源40%集中在都市。聯合國統計2050年全球三分之二人口居住在城市,世界銀行估計街道上的車輛會增加兩倍。近年世界交通創新發展快速,是否有助減緩氣候變遷?能否改善城市交通?【交通創新救地球】系列報導嘗試找出答案。 上篇報導介紹交通行動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簡稱MaaS)概況...
View Article減碳、不塞車、城鄉平權 共享交通的未來歐洲街景
編按:根據國際能源署統計,交通占全世界能源消耗28%,相關碳排放占全球23%。其中交通能源40%集中在都市。聯合國統計2050年全球三分之二人口居住在城市,世界銀行估計街道上的車輛會增加兩倍。近年世界交通創新發展快速,是否有助減緩氣候變遷?能否改善城市交通?【交通創新救地球】系列報導嘗試找出答案。 前兩篇報導分別介紹MaaS概念與發展近況,並討論它對環境的影響。其中關鍵在於共享交通(shared...
View ArticleMaaS群雄四起 區塊鏈能否成為永續交通發展助力?
編按:根據國際能源署統計,交通占全世界能源消耗28%,相關碳排放占全球23%。其中交通能源40%集中在都市。聯合國統計2050年全球三分之二人口居住在城市,世界銀行估計街道上的車輛會增加兩倍。近年世界交通創新發展快速,是否有助減緩氣候變遷?能否改善城市交通?【交通創新救地球】系列報導嘗試找出答案。 交通行動服務(Mobility as a...
View Article深度解析:暖化、負排放、土地劣化、保育、性平、原民的交織關係
《氣候變遷和土地特別報告》深度QA系列3/3環境資訊中心外電;姜唯 翻譯;林大利 審校;稿源:Carbon...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