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深度報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帶領蛙調20年 專訪「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懿如

$
0
0
集合全台數百名蛙類調查志工組成的「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6月2日在嘉義大學正式成立,並推選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楊懿如為首任理事長。楊懿如是蛙類專家,從求學到任教,始終心繫台灣蛙類的生態研究和保育,素有「青蛙公主」稱號,20年來總共帶領600多位志工在全台進行蛙類調查。 為何蛙調志工運作這麼久以後決定成立協會?這麼多志工願意每年常態性的蛙類調查、護蛙、移除外來種蛙類,動力來自何處?本報為此特別專訪楊懿如,他指出協會的成立是宣告下一階段任務──持續蛙類調查監控,還要進一步走入社區,和社區合作棲地保育,「若棲地問題無法改善,調查也不過是見證物種的滅絕」。 從蛙類監測調查到棲地保育 社區合作是解答 「過去蛙類調查,看似是學術單位申請、執行計畫,其實背後是一群志工的努力。」楊懿如說,成立協會是讓大眾看到這個本質,參與者是從內心的志願服務,不只是為了完成計畫;而分散各地的志工,個別的影響力有限,成立協會是凝聚這股力量,做更多事、更具影響力,在生態保育上才能產生質變。 「我們常態性的蛙類調查監測,就是預防像石虎瀕臨滅絕的事件發生。」楊懿如表示,台灣兩棲類動物包括山椒魚,但山椒魚都是保育類,且棲息環境遠離人群,而蛙類就在我們生活周邊的里山,蛙調是大眾都能參與的工作,居家生活中就能隨手保育蛙類;因此協會鎖定蛙類,作為與社區溝通「保育」的大使。 這個以志工為基礎的協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