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深度報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西海岸鯨豚遇上離岸風機,是血色危機還是保護契機?

$
0
0
「暫緩近岸開發!」離岸風電在西海岸插旗,最受關注的生態議題莫過於去年一整年目擊個體降至51隻 [1] 的台灣白海豚。環保團體以「無處可逃」、「瞎掉」、「血色風機」等形容白海豚面對的處境。不過,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研究鯨豚超過20年的周蓮香,卻持另一種想法——離岸風電風場能否成為海洋保護區、為白海豚撐開一片保護傘? 風機打樁噪音值 套疊鯨豚活動區域圖 機率低但仍有影響 雖然離岸風電潛力場址在規劃階段均已避開農委會預告的「中華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開發商也承諾再退出一定距離 [2] ,不過,打樁的噪音仍會傳到白海豚棲地內,實際影響有多大? 台灣大學李沛沂博士結合陳琪芳(水下聲學)與周蓮香(鯨豚生態)研究團隊的資訊,選定近年(2008-2016年)出現超過一次的已辨識白海豚個體共76隻為對象,將全台風場打樁噪音預估範圍與鯨豚出沒區域重疊,結果發現,十年期間曾有四隻曾出現在可能影響聽力(RMS值:180 dB re 1μPa)的區域,35隻曾出現在鯨豚想躲離的噪音(RMS值:170 dB re 1μPa)區域,接近德國規範的噪音聲曝值(SEL值:160 dB re 1μPa 2 s)。 乍看之下,白海豚出沒與打樁噪音重疊性極高,但李沛沂解釋,這是指「10年內曾經出現」,代表這些鯨豚並不是一直停留在這個區域。 若以每次打樁約2-3小時計,對比十年鯨豚出沒的尺度,...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