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用超音波偵測環境,還會被風機擊中嗎?「如果風機靜止不動的話不會,但是當扇葉高速轉動,蝙蝠飛行通過扇葉時,前一刻偵測到沒有阻礙能通行的地方,下一秒卻可能瞬間被扇葉擊中。加上扇葉運轉時會帶動氣流,蝙蝠太靠近的話,也容易被氣流捲進而受到重創。」成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李亞夫耐心解釋道。 蝙蝠屬於翼手目,全世界有多達1300種,是哺乳類動物中僅次於嚙齒目的第二大目,在台灣已知有37種蝙蝠。或許因為晝伏夜出的習性,多數人對於蝙蝠的了解不多;在風機生態風險議題上,蝙蝠所受到的影響不亞於鳥類,然而不論是在國際或者台灣,蝙蝠議題被注意到的時間也相對較晚。 缺乏明星光環 風機生態影響看不見的蝙蝠議題 「這是一個不被看見的問題,」台灣蝙蝠協會秘書長周政翰點出蝙蝠議題長期受到大眾忽視的癥結。蝙蝠不夠討喜可愛,也不是明星物種,加上體型嬌小又在夜間活動不易觀察,諸多因素使得蝙蝠長期處於「不被看見」的位置。「風機運轉會造成蝙蝠死亡,嚴重程度有時候甚至更甚鳥類。這是在歐美的研究報告中已經證實的。」西方國家針對風機對於蝙蝠造成的生態風險研究始於1970年代;在台灣則到2000年初期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迄今相關研究仍寥寥無多。 「歐洲的研究資料顯示,遷徙性家蝠類群的移動距離可達5、600公里以上,甚至有一個晚上從英國飛到荷蘭、飛行距離80公里的紀錄。非遷徙性的蝙蝠,也會為了覓食到海面上活動。」 周政翰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