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人口負成長,垃圾量卻不減反增。環保署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一般廢棄物產生量再創新高,全國合計986.9萬噸,平均每人每年約產生22.2公斤廚餘與417公斤的垃圾。 其中,六都產生全國超過七成的廢棄物;六都中,以台北市人均垃圾量最低,桃園市最高。 2020全台廚餘產生量高 焚化量能減、掩埋量增 2020年台灣首度迎來人口負成長,但廢棄物卻未減量。環保署統計,2020年全台一般廢棄物總量986萬9675噸,為有統計以來的新高。 2020年一般廢棄物總量較2019年成長約0.5%,增加了5.7萬噸;當中可再細分,約有53%為資源垃圾、41%一般垃圾、5%廚餘。廚餘的年成長率更是高達6.3%,平均每人一年產生22.2公斤的廚餘與417公斤的一般廢棄物。 由於全台多座垃圾焚化廠陸續達使用年限,進入屆齡整改期,2020年的一般廢棄物焚化處理量,也較2019年減少了25萬噸(達378.9萬噸);衛生掩埋量則較2019增加2萬噸(達10.6萬噸),創下10年來新高。 2020年回收再利用量則增加28萬噸以上(達580.7萬噸),回收率約為58.8%,較2019年的56.2%比率略微提高。 垃圾妥善處理率連年降 跌回20年前水準 近五年來,根據環保署統計,全國一般廢棄物「妥善處理率」 [1] 連年下降,從2016年的99.1%,降到2020年只剩94.8%,跌回2001年水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