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低海拔試驗站,是國內重要的黑熊收容中心,目前長期收容4隻台灣原生黑熊( 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 ),分別為19歲的阿里、20歲的黑皮和小黑妞,以及26歲的小熊,牠們因為種種因素無法回歸野外。 為了避免長期圈養造成的刻板行為,照養員們積極替黑熊提高生活環境的豐富化。2017年,特生中心有計畫地針對每隻不同圈養黑熊的特性,進行個別化動物行為訓練,使圈養黑熊的刻板行為表現顯著降低,並提升身心健康狀況。環境資訊中心記者前往採訪,記錄下台灣黑熊和照養員的故事。 中午1點半,劉敏慧帶著簡便的器材,在實習照養員陪同下,開始園內黑熊的訓練課程。首先前來迎接的是小黑妞,不過露了一下臉、探視情況之後,牠就不知去向了。反而是阿里,忠實地來到柵欄前,展開這一天的課程。 與其說是訓練,倒不如是融合了互動和玩耍,黑熊大多喜歡這段時光,樂於主動靠近訓練員。 劉敏慧是特生中心工作人員中,受過完整動物行為訓練、唯一通過受訓的訓練師。他一邊讓阿里手就定位,一邊吹著高音頻,讓阿里知道牠做對了,接下來有獎勵。「獎賞的速度跟不上黑熊的期待,吹哨子的目的是讓黑熊知道牠做對了,會有獎賞,避免牠們處於不確定的狀態而焦急。」 訓練用的「零嘴」,是專程由美國訂購的熊飼料,營養成分固定、適口性佳,泡軟之後綿綿密密有如布丁。敏慧挖零嘴當獎勵,阿里溫順地吃著,顯得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