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深度報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離岸風電生態再把關? 環署祭水下噪音檢核表 專家憂成業者「小抄」

$
0
0
我國離岸風電進入區塊開發階段,首批進入環評程序的九座新風場,上週五(25日)於環保署完成初審,環署也在此時提出一份 檢核表 ,希望解決我國自2016年離岸風電政策環評以來,始終沒有訂出水下噪音規範的問題。 不過專家質疑,一致性的減噪措施雖能有所依循,但過度偏重數據能否解決複雜的生態問題,甚至反倒讓開發商便宜行事,成為環評過關的最低標準。檢核表是否如環署所稱具「加嚴」效果,還有待檢驗。 借鏡德國 環署統一離岸風電水下噪音要求 根據環保署擬定的 「第三階段離岸風電環評審查建議事項檢核表」 ,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環評會議的常見爭點之一,水下噪音閾值怎麼訂?過往的離岸風電環評審查,開發單位與環委就常針對閾值分貝的設定 僵持不下 ,甚至為此延續數次初審會議。 此次檢核表中,環署再度比照德國標準,除了訂定160分貝為水下噪音閾值,也增加打樁過程中超過160分貝的次數上限(5%)。且單次打樁水下噪音超過158分貝就須採取應變措施,打樁噪音最高也不得超過190分貝。 舉例來說,若打樁100次,則距打樁位置750公尺處(警戒區)所測得的噪音值,不能有5次以上超過160分貝。 環保署環評審查科科長陳彥男解釋, 為統一離岸風電的環評要求事項,檢核表內容 除了參考環保署 2016年的離岸風電區塊開發 政策環評 上環評委員的意見,也納入近三年來 第一、第二階段 離岸風電環評變更案中環評委員的共通性要求,...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