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深度報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穿山甲保育模範生 躲過走私仍難逃浪犬威脅 十年救傷趨勢透玄機

$
0
0
下午4點多,台灣中部11月的陽光稍稍褪去,氣溫變得宜人,不僅適合人類散步,對於救傷康復中的穿山甲也合宜。 特生中心急救站 [1] 獸醫師徐小晴和陳秀慧,帶著復原中的穿山甲,到附近起伏的坡地散步。雖說「帶著」,事實上,人獸之間保持著一段相當的距離,只是,只要看到穿山甲低頭挖洞,就得趕緊阻止「穿穿」這個行為——誰知道這一挖多深、從此遁入地下消失形影。 急救站研究員詹芳澤醫師表示,這幾年穿山甲通報到特生的案例有增加的趨勢,這個現象從2015年開始,2018年翻了一倍。一開始以為代表穿山甲數量變多、族群穩定成長,是好現象;然而在一次會議中發現,自動相機記錄到穿山甲的次數增多的同時,穿山甲棲地上出現的犬隻也增加了。另一現象是,穿山甲救傷次數增加,但其他動物救傷並沒有等比增加。 救傷中心近十年數據觀察:犬貓攻擊致傷比例明顯增加 穿山甲在台灣雖非瀕絕物種,卻因特定的威脅需要關注。特生急救站這兩年穿山甲救傷數量顯著增加,牠們大多因為獸鋏、犬隻咬傷,經民眾發現通報。 相較於其他國家因中藥材等因素走私,台灣穿山甲處境相對安全穩定,不過仍難敵棲地破壞、獸鋏和人類畜養或自由活動犬隻的威脅,其中獸鋏已受國家法令管制,野外數量可預期逐步減少,然而低海拔犬隻活動的跡象卻有增加的趨勢。 「被狗咬的案例越來越多了!」徐小晴和陳秀慧兩位臨床獸醫師都有此感慨。這兩年通報的案例,尾巴都呈現不同程度的咬傷,...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