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深度報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首座民間集資鯨豚與海龜救傷站 預定今年啟用

$
0
0
發現擱淺海龜,通報專線118之後呢?若是有醫療需求的海龜,全台有哪些地方可以收容?目前全台五座鯨豚與海龜救傷站、90個收容池的量能,足夠作為接住受傷海龜的「海龜急診室」嗎? 目前全台七成收容池集中於澎湖水試所,本島則有八成位於屏東海生館。今(2023)年北部主要救傷機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態暨保育研究室(海大海龜研究室)宣布不收受傷海龜後,中華鯨豚協會發起募資,打造首個集民間之力的救傷站,試圖解決北台灣僅兩池符合海龜完整救援需求的收容困境。 走進台灣本島最大海龜救傷站 走進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海生館)的海龜收容中心,一缸又一缸大水池映入眼簾。生物馴養組助理研究員、獸醫師李宗賢介紹,海生館與海相鄰,海水24小時源源不絕,維持海洋生物良好的照護環境,且這裡四季如春,冬天很少低於20°C,不用耗費大量電力維持海水溫度,除非海龜重病,才會加熱海水提升海龜代謝。 部分水池中養殖著玳瑁喜歡吃的「垃圾海葵」,收容中心外就是自然生長的海藻可供採集,食物取得方便,有助於照料海龜。獸醫師也會準備專用的維他命,並依據海龜食性,提供鯖魚、竹莢魚、烏賊、水母、龍鬚菜等豐富化飲食。 李宗賢表示,海龜送至收容中心,首先會詳細觀察是否主動攝食、潛水能力、精神狀況、體溫、外傷等,根據健康狀況置於不同池中照護。收容期間模擬海底環境,提供礁石讓海龜休息、清潔背腹甲。若海龜健康可「出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