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23)年2月1日,一隻綠蠵龜翻面擱淺在台中溫寮燈塔前方岸際沙灘,經通報後,由中華鯨䐁協會載回照護,並在隔日送至桃園Xpark水族館醫療檢查。收容近兩個月,這隻被取名為「中寶」的小海龜終於迎來牠的海歸之日。《環境資訊中心》也在現場與眾人一同守望。 然而,存活的關鍵並不在這區區半小時——台灣每年約300隻擱淺海龜中,活體擱淺比率僅有1/4。從「救援118專線」響起開始,我們打開海龜急診室,帶你跟著救傷海龜走一趟復原之路,守住他們受網纏、誤捕、船撞後的一線生機。 野放的那一天 岸際數度迷失方向 體長52公分、體寬49公分的中寶,年齡在4到5歲之間,是隻還處於青少年階段的綠蠵龜。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回憶,中寶擱淺時背上長滿藻類,呈現怪異的翻面擱淺姿勢,現場檢查雖無明顯外傷,仍決定載回安置。照護期間兩次檢查都沒有異狀,因此兩個月後團隊著手準備野放。 野放時不僅溫度、漲退潮時間、海況等因素必須符合規定,團隊也會依據海龜習性選擇野放地點,這次野放中寶的「桃園觀音白玉沙灘」,週遭就有豐富藻類可供覓食。 3月30日這天退潮時間約為下午1點,團隊選定逐漸漲潮的下午4點進行野放,希望較大的浪潮能協助中寶順利進入海中。一行人浩浩蕩蕩抵達海灘,將中寶放置在海灘後,眾人屏氣凝神地盯著牠的背影,靜候著牠與大海重新融為一體的那一刻。 實際上卻不如預想的順利,原以為只要上了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