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深度報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鯨豚觀察員之快問慢答

$
0
0
鯨豚觀察員是什麼? 鯨豚觀察員是台灣再生能源領域的新興職業,負責在離岸風電施工時觀察目擊,高度專注監看有無鯨豚靠近施工警戒區,依目擊情形通報施工單位停工、調整施工,直到鯨豚離開。並留下紀錄表單,交由海保署、環境部等主管機關確認。 國際間最常見的名稱是Marine Mammal Observer(海洋哺乳類觀察員,簡稱MMO),在台灣全名是Taiwan Cetacean Observer,簡稱TCO。台灣自2019年因應離岸風電發展,參考國外作法,發布「台灣鯨豚觀察員制度作業手冊」,並開始培訓本土的鯨豚觀察員。 「咚—」「咚—」打樁到底有多吵? 生活在水中的鯨豚仰賴聽覺溝通、攝食、導航定位,水下噪音可能使鯨豚聽力損失、行為改變。長期暴露在噪音中可能導致生理影響,甚至是擱淺喪命。而離岸風電的「打樁」是將樁柱打入海床作為地基的工程,產生的撞擊巨響會迴盪在週邊海域。水下打樁的噪音可以高達180至220分貝。 以日常情境來對照,人類說話聲約60分貝,百米外的飛機引擎聲約140分貝。人類只要待在85分貝以上的噪音環境,聽力就會開始受損。可見180分貝的打樁聲響多麼「震撼」,更重要的是,相較於空氣,聲波在水中傳播更快、更遠。 水下噪音是離岸風電環評關注的一大重點,目前環評委員通常要求業者仿照德國保護鯨豚的規範,95%的監測噪音不得逾160分貝,最大不得逾190分貝。...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